【楊賽】顓頊聊包養網心得與嚳的禮樂文明

顓頊與嚳的禮樂文明

作者:楊賽

來源:《云南藝術學院學報》2020年第3期

時間:孔子二五七零年歲次庚子玄月初三日乙未

          耶穌2020年10月19日

 

摘要:顓頊樂和嚳樂是黃帝樂傳承中主要的一環。顓頊效法黃帝制作《承云》,《云門》以視覺圖騰為主,《承云》則以聽覺圖騰為主。顓頊效法黃帝《咸池》制作《六莖》,宣揚普施恩澤的執政理念,以爭取平易近意,鞏固統治基礎。《六莖》分為六個儀節,加倍完全和規范。嚳提煉了先王之樂“中”的精力,制作《五英》,將行政與禮樂聯系起來,并運用了五聲理論。五聲理論標志著樂理論從禮理論中逐漸剝離出來,構成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。嚳制作了《六列》《六列》九招》聲歌系列,參加了實詞唱詞,豐富了人聲和器聲,增添了鳳鳥舞和天翟舞。顓頊樂和嚳樂對堯樂、舜樂、夏樂、商樂、周樂、秦樂、楚樂、漢樂都產生了主要影響。

 

關鍵短期包養詞:顓頊;嚳;《承云》;《六莖》;《五英》;《九招》;五聲

 

引言

 

黃帝創建了中華禮樂文明。黃帝過逝后,黃帝樂遭到蚩尤部落遺存勢力九黎、三苗所作夷樂的挑戰。所幸顓頊、嚳、堯、舜、禹、湯等為黃帝嫡派宗族,基礎掌控了統治權,不懈傳承和發展黃帝禮樂。我們盡量周全彙集和收拾顓頊、嚳的音樂傳說,采取釋古的態度,將其放到豐富的上古社會生涯和復雜的人道中進行系統考核,重要運用音樂學的方式,并結合運用文明學、社會學、人類學的方式,從人聲、器聲和扮演場域等方面盡力還原其聲音語境。這對構建和完美先秦中國音樂史,探尋中國音樂軌制的源頭有必定的積極意義。

 

一、顓頊的禮樂

 

黃帝之子少皋的統治遭到異族勢力的挑戰而式微,少皋在位九年過逝。《周易兼義》孔穎達正義:“少皡帝名摯,字青陽,姬姓也。母曰女節,黃帝時年夜星如斗,下臨華渚女節夢接意感,生少皡,在位八十四年而崩。”此記與《史記》所載不符,疑有誤。黃帝之孫、昌意之子顓頊繼位。《周易兼義》孔穎達正義:“顓頊之母昌仆,蜀山氏之女,為昌意正妃,謂之女樞,瑤光之星貫月如虹,感女樞于幽房之宮,生顓頊于弱水。”孔穎達正義自黃帝以下,皆記誕生時的靈異,以顯其神通。《莊子·大批師》成玄英疏:“顓頊亦曰玄帝。年十二而冠,十五佐少昊,二十即位。采羽山之銅為鼎,能召四海之神,有靈異。年九十包養網單次七崩,得道,為南方之帝。”顓頊興于高陽,號高陽氏。屈原《離騷》:“帝高陽之苗裔兮”。姜亮夫說:包養妹“高陽是南楚所奉國的大批神。

 

顓頊年紀包養網推薦輕輕即被立為帝,其緣由可考者有三。其一、顓頊能作樂通神。《呂氏年齡·古樂》:“帝顓頊生自如水,實處空桑,乃登為帝。”弱水、若水,有人解為今四川境內的雅礱江。空桑,或作窮桑,有人解為今山東省濟寧市、荷澤市一帶古山名,山中多空桑,可作琴瑟。從雅礱江到濟寧,直線距離即有兩千多公里,分屬長江水系和黃河水系,上古時期并沒有直接旱路相通,其說生怕有誤。但史料缺少,無從考實。顓頊從若水搬到空桑,是為了學習琴瑟,以便與神靈溝通。其二、顓頊有先知先覺,深謀遠略,具備很強的戰略判斷力和執行力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·顓頊》:“靜淵以有謀,疏浚而知事”。其三、顓頊生涯是能通神的巫師。《莊子·大批師》成玄英疏:“顓頊采羽山之銅為鼎,能召四海之神,有靈異。”

 

(一)傳承黃帝樂

 

顓頊時還沒有發明采銅制鼎的技術,并無考古發現,當為后世附會。顓頊即位后,建都于帝丘,今河南省濮陽縣五星鄉高城村一帶。據帝丘五百公里的羽山,在今江蘇省省連云港市東海縣與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接壤處,考古發現可見上古祭奠時期的情況。羽山一帶考古發掘6處古文明遺址:年夜賢莊文明遺址、爪墩文明遺址、許溝原始部落遺址、小店子村新石器遺址、房山釣魚臺遺址、青湖釣魚臺遺址。年夜賢莊文明遺址面積2000平方米,為舊石器時代遺址,距今約6萬年至1萬年。1978年考古發現數百件打制石器。1980年,南京博物院考證為原始部落祭拜場所。窪地裸露的巖石坡面有一二十處,面積有幾十平方米和幾平方米鉅細不等。鑿有圓窩的祭臺年夜都在超出跨越巖坡一二十厘米的巖石上,有祭石20余塊。這些圓窩和海州錦屏山將軍崖祭石的風格、伎倆、擺列方式分歧。田昌武認為,堯時祭奠禮已經相當成熟。陳戍國認為從考古發掘看,虞以前應有祭奠之禮的萌芽,從文獻看,虞以前已經有完全的祭奠儀式。

 

黃帝曾教導顓頊要法天效地,像怙恃一樣關愛子平易近。《呂氏年齡·序意》:“嘗得黃帝之所以誨顓頊矣。爰有年夜圜在上,年夜矩鄙人,汝能法之,為平易近怙恃。”顓頊即位后,豐富和發展了黃帝之道,拔亂歸正,從頭匡正全國。顓頊說:“故上緣黃帝之道而行之,學黃帝之道而賞之,加而弗損,全國亦平也。”顓頊周全恢復黃帝的禮樂軌制,一改少皋在位時的窘況,黃帝樂從頭得以弘揚。《國語·楚語》:“顓頊受之,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,命火正黎司地以屬平易近,使復舊常,無相侵瀆,是謂絕地天通。”

 

顓頊樂在黃帝樂、少皞禮樂基礎上,進一個步驟完美,更有次序,更有規范。《通典·禮典》:“黃帝長期包養封禪六合,少昊載時以象天,顓頊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”。注:“南,陽位。正,長。司,主。屬,會也。所以會聚群神,各使有序,不相關亂。”顓頊根據天象確定時令,崇敬天神和祖先,并依此強化社會管理,用禮樂調和陰陽、協助教導和馴化,用潔凈的祭品與誠意來祭奠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·顓頊》:“載時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義,治氣以教化,潔誠以祭奠。”

 

(二)制作《承云》

 

顓頊效法黃帝《門云》,制作《承云》。《竹書紀年》:“二十一年,作《承云》之樂。”顓頊掌政二十一年,統治基礎穩固,為了有用隔絕內外反對勢力的覬覦,制作《承云》樂,強化正統思惟,宣示繼承黃帝的理念。李純一說:“《承云》當和黃帝族云圖騰崇敬有關。”《承云》效法黃帝《云門》宣揚云圖騰的做法,屬文樂。《承云》也有因有革,既有傳承,也有創新。《云門》重要是視覺圖騰,《承云》重要是聽覺圖騰。《承云》著重表現風的吉祥,模擬風的聲音。是聽覺圖騰。《呂氏年齡·古樂》:“惟天之合,正風乃行,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。帝顓頊好其音,乃令飛龍作效八風之音,命之曰《承云》,以祭天主。”顓頊祭天用樂,飛龍能夠是負責求風的巫師。劉勰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至于林籟結響,調如竽瑟;泉石激韻,和若球锽:故形立則章成矣,聲發則文生矣。”晚期的聽覺圖騰,源于天然崇敬,用于天然崇敬,具有巫樂性質,同時也年夜年夜豐富了器樂的表現力,推動了音樂的發展。顓頊的統治日益鞏固,社會日益發展,糧食充分,生齒繁衍,國民安居樂業。

 

(三)制作《六莖》

 

日益強盛的顓頊效法黃帝《咸池》,制作《六莖》,也是文樂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和《通典·樂典》均記載:“顓頊作《六莖》”,共有六個樂章,年夜體包含迎神、頌神、享神、送神等儀節,祭奠法式基礎固定。后世對莖的釋義有兩種。一為根莖,原義為雨水澤潤根莖,引申義為統治者澤被萬物、造福百姓眾庶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《六莖》,及根莖也。”顏師古注:“澤及下也。”《通典·樂典》注:“莖,根也,謂澤及下也。”《白虎通》:“顓頊曰《六莖》者,言和律呂以調陰陽,莖著萬物也。”一為象聲詞。《呂氏年齡·古樂》:“乃令媆先為樂倡,媆乃偃寢,以其尾鼓其腹,其音英英。包養故事”“英”和“莖”是模擬魚尾敲擊魚腹的聲音。《六莖》當以魚皮鼓作為重要樂器。以上釋義說明,《六莖》樂義與《咸池》樂義附近,都是宣揚統治者給蒼生普施恩澤,爭取平易近意支撐,以鞏固其統治。但后人認為,《六莖》與《咸池》在音樂情勢上還是存在差異的。《后漢書·曹襃傳》:“夫三王不相襲禮,五帝包養行情不沿襲樂,所以《咸》《莖》異調。”

 

漢代以五德來闡釋顓頊樂,將樂名傳作《五莖》《五英》。元結《補樂歌十首·五莖》:“《五莖》,顓頊氏之樂歌也,其義蓋稱顓頊得五德之根莖。凡一章,章八句:‘植植萬物兮,滾滾根莖;五德涵柔兮,沨沨而生。其生若何兮秞秞,全國皆自我君兮化成。’”

 

《孔子家語·五帝德》記孔子論顓頊之德曰:“顓頊,黃帝之孫,昌意之子,曰高陽,淵而有謀,疏浚以知遠,養財以任地,履時以象天,依鬼神而制義,治氣性以教眾,潔誠以祭奠,巡四海以寧平易近,北至幽陵,南暨交趾,西抵流沙,東極蟠木,動靜之神,小年夜之物,日月所照,莫不底屬。”

 

(四)顓頊樂的傳承

 

顓頊二十歲即位,在位七十八年而崩,享年九十七歲。《莊子·大批師》成玄英疏:“年九十七崩,得道,為南方之帝。”葬于東郡濮陽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,在今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內。

 

顓頊過逝后,共工族裔術器作樂,陵犯諸侯。共工部族是黃帝族長期以來的對手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“太子晉諫靈王壅谷水注”引賈侍中云:“共工,諸侯,炎帝之后,姜姓也。顓頊氏衰,共工氏陵犯諸侯,與高辛氏爭而王也。”或云:“共工,堯時諸侯,為高辛所滅。”昭謂:“言為高包養合約辛所滅,安得為堯諸侯?又堯時共工,與此異也。”共工部族在黃帝部族強盛時被壓制,在黃帝部族衰敗時又起來作亂。顓頊族子帝嚳打敗共工勢力后即位。顓頊成為部落宗祖神,《莊子·大批師》成玄英疏:“年九十七崩,得道,為南方之帝。”顓頊樂當由其后代傳承。

 

舜樂對顓頊樂的傳承。《年夜戴禮記·帝系》:“顓頊產窮蟬,窮蟬產敬康,敬康產句芒,句芒產蟜牛,蟜牛產瞽叟,瞽叟產重華,是為帝舜,及產象,敖。”這一支七世之后出了舜,舜制作了《卿云歌》,顯然與《云門》《承云》有親密關聯。

 

夏樂對顓頊樂的傳承。夏后氏為顓頊之后,與舜別為一支脈,禹因治水有功,舜授禹以全包養條件國。自啟后,樹立夏朝,改禪讓制為世襲制,夏朝凡十七君、十四世、四百七十一年。夏樂當受顓頊樂影響。

 

周樂對顓頊樂的傳承。周武王滅商以后,封顓頊后代于邾,以存其禮樂,顓頊樂當在其子孫封國內保留。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:“周武王克商,封安苗裔俠于邾(今山東省鄒城市內),附庸于魯,其地魯國鄒縣是也。自安至儀父十二世,始見年齡。齊桓行霸,儀父附從,進爵稱子,桓公以下,年齡后八世而為楚所滅,故子孫往“邑”為朱氏,世居沛國相縣(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)。”

 

秦樂對顓頊樂的傳承。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:“裴氏出自風姓。顓頊裔孫年夜業生女華,女華生年夜費,年夜費生皐陶,皐陶生伯益,賜姓嬴氏。生年夜廉,年夜廉五世孫曰仲衍,仲衍四世孫曰軒,軒生潏,潏生飛廉,飛廉生惡來,惡來生女防,女防生旁皐,旁皐生太幾,太幾生年夜駱,年夜駱生非子,周孝王使養馬汧、渭之間,以馬蕃息,封之于秦,為附庸,使續嬴氏,號曰秦嬴。非子之支孫封{非邑}鄉,因以為氏,今聞喜(非邑)城是也。”秦建國之初,盡力繼承周的音樂傳統,禮樂逐漸發達,成為中國禮樂文明承前啟后主要一環,對后世產生了嚴重而深遠的影響。

 

楚樂對顓頊樂的傳承。顓頊興于高陽,號高陽氏。屈原《離騷》:“短期包養帝高陽之苗裔兮”包養sd。姜亮夫說:“高陽是南楚所奉國的大批神。《年夜戴禮記·帝系》:“顓頊娶于滕氏,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,氏產老童。老童娶于竭水氏,竭水氏之子謂之高緺氏,產重黎及吳回。吳回氏產陸終。陸終氏娶于鬼方氏,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,產六子;孕而不粥,三年,啟其左脅,六人出焉。其一曰樊,是為昆吾;其二曰惠連,是為參胡;其三曰籛,是為彭祖;其四曰萊言,是為云鄶人;其五曰安,是為曹姓;其六曰季連,是為羋姓。季包養行情連產什祖氏,什祖氏產內熊,九世至于渠,婁鯀出。自熊渠有子三人,其孟之名為無康,為句亶王;此中之名為紅,為鄂王;其季之名為疵,為戚章王。昆吾者,衛氏也;參胡者,韓氏也;彭祖者,彭氏也;鄶人者,鄭氏也;曹姓者,邾氏也;季連者,楚氏也。”《世本》《史記·楚世家》所記年夜致雷同。《清華年夜學躲戰國竹簡》有《楚居》一篇,對楚世系多有交待。楚為顓頊之后,鬻熊為周文王師,周成王封其曾孫熊繹居丹陽,國號荊,熊達自立為武王,成王始都郢,改號包養平台楚,凡四十五世。楚樂當受顓頊樂影響。

 

此外,顓頊族裔另有邾氏、曹氏、薛氏、摯氏、雙氏,略可見其樂之流傳。較早有邾氏和曹氏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“邾。周武王時,封安之苗裔曰邾俠為附庸,居于邾,今兗州仙源東南四十里古邾城是也。挾以下至儀父,名字始見年齡,齊桓公霸,儀父附從,進爵稱子。十四代孫文公,徙于繹,今袞州鄒縣北嶧山是也。邾自桓公革以下,年齡后八世,而楚滅之。又小邾國,亦出邾俠之后,姓曹,其子孫亦以姓為氏。挾七世孫夷父顏,有功于周,其子友別封為附庸,居郳。曾孫黎郲,始見年齡,附從齊桓,以尊周室,命為小邾子。《晉志》云:蕃縣,古小邾國。按蕃縣,隋改曰滕,今隸沂州,縣之東南郳城是。《樂史》云:郳城在承縣。自小邾子穆公之孫惠公以下,年齡后六世,而楚滅之。”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:“顓頊之后有六,終彥六子,其第五子曰安。”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“邾氏。顓帝元孫陸終第五子曰安,賜姓為曹,其子孫亦以姓為氏。”曹氏封地不祥。又有薛氏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“薛氏。至武王克商,復封為薛侯。隱十一年,滕、薛爭長,齊桓之霸也,薛侯不從,黜為伯。獻公始與諸侯盟。杜預云:小國無紀,世次不盡知也。然唐世系表,自畛至閔侯弘,為楚所滅,凡二十一世,父子相傳。其語無所經見,只自己家譜籍,無足信也,今但從杜氏所紀而不得其世次者也。自仲虺為諸侯,歷三代凡六十四世,至閔侯弘,為齊所滅。令郎登仕楚懷王,賜沛邑為年夜夫,遂以國為氏。或言登隱于博徒,號薛公者。曾孫倪,為楚令尹,生翁。”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“薛氏。任姓,黃帝之孫、顓帝少子陽封于任,故以為姓。十二世孫奚仲,為夏車正,禹封為薛侯(今山東省滕州市內)。奚仲遷于邳(今江蘇省邳州市內)。十二世孫仲虺,為湯左相,復居薛。舊云魯國薛縣,今徐州有薛城,在滕縣(今山東省滕州市內)東南五十里是也。臣扈、祖己,皆仲虺之胄也。祖己七世孫曰成,徙國于摯(今河南省平輿縣內),更號摯國。女太任,生周文王。”又有雙氏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:“顓帝之后,封于雙蒙城。其后因以命氏焉。”

 

 

 

二、嚳的禮樂

 

嚳為黃帝曾孫,顓頊族子,興起于高辛,號高辛氏。《年夜戴禮記·帝系》:“黃帝產元囂,元囂產蟜極,蟜極產高辛,是為帝嚳。”嚳十五歲輔佐顓頊,三十五歲即位,定都于亳。

 

(一)提煉禮樂精力

 

嚳虛心向歷代道者、巧者、仁者學習,修身以治全國,他說:“緣道者之辭而與為道已,緣巧者之事而學為巧已,行仁者之操而與為仁已。故節仁之器,以修其財而身專其美矣。故士緣黃帝之道而明之,學帝顓頊之道而行之,而全國亦平矣。”嚳自覺秉承黃帝、顓頊的理念,樹德愛人,行政利人,治國以誠信善良為本。嚳說:“德莫高于博愛人,而政莫高于博利人。故政莫年夜于信,治莫年夜于仁,吾慎此罷了也。”嚳統治期間,沒有發生年夜的災害和戰爭,社會安寧充裕,廣受國民擁戴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·嚳》:“普施利物,不于其身。聰以知遠,明以察微。順天之義,知平易近之急。仁而威,惠而信,修身而全國服。”嚳將黃帝、顓頊修身樹德、普施利物的凝煉為“中”的精力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·嚳》:“(嚳)溉執中而徧全國”。樂由中出,“中”成為中國禮樂的焦點范疇。

 

(二)制作《五英》并提出五聲理論

 

為宣揚亂世,嚳制作《五英》,豐富了禮樂的內容,。《禮記·樂記》注:“帝嚳樂曰《五英》”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帝嚳作《五英》。《五英》,英華茂也。”《通典》所記略同。舜將取財、節用、教化、普利等行政辦法與禮敬鬼神的禮樂祭奠活動聯系起來,依時節進行,常態化,規范化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·帝嚳》:“取地之財而節用之,撫教萬平易近而利誨之,歷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”嚳作《五英》當用于祭奠,較早運用了五聲理論。《白虎通》:“帝嚳曰《五英》者,言能調和五聲,以養萬物,調其英華也。”孔穎達《禮記樂記》“言凡樂之音曲所起,本由人心而生也。”正義:“言“聲”者,是宮、商、角、征、羽也。”五聲理論是音高理論,與樂器八音理論、樂律理論、樂舞理論等,構成樂的理論體系。《晉書樂志》:“凡樂之道,五聲、八音、六律、十二管,為之綱紀云。”(《晉書》卷二十二)魏征《隋書樂志》:“樂者,樂也。圣人因蒼生樂己之德,正之以六律,文之以五聲,詠之以九歌,舞之以八佾,實升平之冠帶,王化之源本。”五聲理論的提出,標志著樂理論從禮理論中逐漸剝包養合約離出來,構成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。

 

(三)制作聲歌系列

 

帝嚳制作《九招》《六列》《六英》等聲歌。《呂氏年齡·古樂》記載了聲歌扮演的情形:“帝嚳命咸黑作為聲歌:《九招》《六列》《六英》。有倕作為鼙鼓、鐘磬,吹苓、管、壎、箎,鼗,椎鍾。帝嚳乃令人抃或鼓鼙、擊鐘磬、吹苓展管箎。因令鳳鳥、天翟舞之。帝嚳年夜喜,乃以康帝德。”起首,嚳豐富了人聲。能夠是由于語言文字不夠發達的緣故,此前的樂歌只要表現語氣與情緒的虛詞,嚳制作的樂歌寫進了實詞,表意效能年夜年夜加強。其次,嚳將《六列》《六英》六個樂章擴充為《九招》,有九個樂章,“招”與“韶”同音,韶,繼也,取傳承先王禮樂之意。其三,嚳豐富了器聲,增添了打擊樂和管樂,節奏感和旋律性獲得加強。其四,嚳豐富了跳舞,增添了鳳鳥舞和天翟舞。《宋書·符瑞志》:“(嚳)使鼓人拊鞞鼓,擊鐘磬,鳳凰鼓翼而舞。”元結《補樂歌十首·六英》描繪了嚳舉行樂舞的盛況:“《六英》,高辛氏之樂歌也,其義蓋稱帝能總六合之英華。補《六英》二章,章六句:“我有金石兮,擊考崇崇。與汝歌舞兮,天主之風。由六合兮,英華沨沨。我有絲竹兮,韻和泠泠。包養網單次與汝歌舞兮,天主之聲。由六合兮,基礎嬴嬴。”史料并無嚳時絲竹弦樂記載,當為元結所妄測。

 

《孔子家語·五帝德》記孔子論帝嚳之德曰:“玄枵之孫,喬極之子,曰高辛,生而神異,自言其名,博施,重利不于其身,聰以知遠,明以察微,仁以威,惠而信,以順六合之義,知平易近所急,修身而全國服,取地之財而節用焉,撫教萬平易近而誨利之,歷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,其色也和,其德也重,其動也時,其服也衷,春夏秋冬育護全國,日月所照,風雨所至,莫不從化。”

 

(四)嚳樂的傳承

 

嚳在位約70年后卒,葬于東郡濮陽頓丘,顓頊樂當由其后代傳承。

 

摯國對嚳樂的傳承。嚳過逝后,長子摯繼位。摯在位9年,勢力微弱,三苗乘勢作亂,其樂遭到三苗樂的沖擊。嚳樂或存于摯國或摯姓中。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:“帝摯子玄元,堯封于中路,歷虞、夏稱侯,子孫以國為氏。”《風俗通·姓氏篇》:摯疇,古諸侯國也,見《毛詩》。周有摯荒。或言帝嚳子摯之后。”

 

堯樂、商樂、周樂對嚳樂的傳承。《年夜戴禮記·帝系》:“帝嚳卜其四妃之子,而皆有全國。上妃有邰氏之女也,曰姜原,氏產后稷;次妃有娀氏之女也,曰簡狄,氏產契;次妃曰陳隆氏,產帝堯;次妃陬訾氏,產帝摯。”蕭艾說:“從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《史記·殷本紀》《史記·周本紀》所包養網比較引,帝嚳為殷人和周人的祖先。但殷人屬于東方的平易近族,周人是生涯于陜西東北渭水流域的平易近族,各有其獨立的文明,從安陽殷墟發掘的甲骨文也表白,殷、周兩族并不克不及屬于帝嚳的后代。”現今考古發掘并不克不及證明殷、周兩族不克不及同屬于帝嚳的后代,只可聊備一說。就紙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面文獻推論,堯樂、商樂、周樂都遭到嚳樂的影響。

 

結語

 

顓頊樂和嚳樂都效法黃帝樂,并有必定水平的豐富和發展,在黃帝樂系對蚩尤樂系斗爭中獲得勝利,維護了黃帝樂的正統位置。顓頊效法黃帝樂理制作《承云》,既有傳承,又有創新。黃帝《包養軟體云門》著重表現云這一視覺圖騰,顓頊著重表現風這一聽覺圖騰。因為重視聽覺天然崇敬的緣故,《承云》年夜年夜豐富了器樂的表現力,推動了音樂的發展。顓頊效法黃帝《咸池》制作《六莖》,宣揚統治者給蒼生普施恩澤,《六莖》分為六個儀節,加倍完全和規范。嚳延續黃帝、顓頊全國為公的理念,將先王之樂的精力提煉為“中”。嚳制作《五英》,將禮樂與行政聯系起來,依時節舉行祭奠,并加以常態化和規范化。嚳運用了宮、商、角、征、羽五聲音高理論,標志著樂理論體系逐漸獨立。隨著禮樂的不斷發展,五聲理論與金、石、絲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八音樂器理論和十二樂律理論一路,配合構成相對獨立的樂理論體系。嚳制作《六列》《六英》《九招》樂歌系列,豐富了人聲和器聲,增添了鳳鳥舞和天翟舞。顓頊樂和嚳樂對堯樂、舜樂、夏樂、商樂、周樂、秦樂、楚樂、漢樂都產生了影響,并在其子孫中傳承和擴散。

 

注釋:
 
1.楊賽:《黃帝與中華禮樂文明》,《南京藝術學院學報》2020包養價格年第1期。
 
2.楊賽:《中國音樂史料與史論—兼論王光祈的中國音樂史學研討》,《音樂摸索—四川音樂學院學報》,2020年第1期。
 
3.楊賽:《探尋中國音樂軌制的源頭》,《云南藝術學院學報》2020年第1期。
 
4.[清]阮元校刻:《十三經注疏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0年,1982年印,第167頁。
 
5.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59年,第5頁。
 
6.[唐]孔穎達正義、韓康伯注:《周易兼義》第8卷,《十三經注疏》,第167頁。
 
7.《莊子·大批師》疏:“顓頊亦曰玄帝。年十二而冠,十五佐少昊,二十即位。采羽山之銅為鼎,能召四海之神,有靈異。年九十七崩,得道,為南方之帝。”
 
8.姜亮夫:《說高陽》,原載《社會科學戰線》1979年第3期。支出《姜亮夫文集》第8卷《楚辭學論文集》,昆明:云南國民出書社,2002年,第91-99頁。
 
9.[戰國]呂不韋著、陳奇猷校釋:《呂氏年齡校釋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02年,第288頁。
 
10.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59年,第11頁。
 
11.[戰國]莊周著、[晉]郭象注、[唐]成玄英疏:《覆宋本莊子注疏》第三卷,內篇《大批師》第六,第35頁。
 
12.葛治功、林一璞:《年夜賢莊的中石器時代細石器——兼論我國細石器的分期與分布》,《東南文明》1985年第2期。
 
13.陳戍國:《中國禮制史·先秦卷》,長沙:湖南教導出書社,1991年頭版,2002年第二版,第57頁。
 
14.[戰國]呂不韋著、陳奇猷校釋:《呂氏年齡新校釋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02年,第654頁。
 
15.[漢]賈誼《新書·修政語》,見賈誼著、閻正義、鐘夏校注:《賈誼新書校注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00年,第359頁。
 
16.上海師范年夜學古籍收拾組校點:《國語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78年,第562頁。
 
17.[唐]杜佑撰、王文錦等點校:《通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8年,第3589頁。
 
18.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59年,第12頁。
 
19.方詩銘、王修齡:《古本竹書紀年輯證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81年,第192頁。
 
20.李純一:《先台灣包養網秦音樂史》,北京:國民音樂出書社,2005年版,第6頁。
 
21.[戰國]呂不韋著、陳奇猷校釋:《呂氏年齡新校釋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02年,第288頁。
 
22.[梁]劉勰著,黃霖匯評:《文心雕龍匯評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05年,第14頁。
 
23.[唐]杜佑撰、王文錦等點校:《通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8年,第3589頁。
 
24.[漢]班固:《漢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62年,第1038頁。
 
25.[唐]杜佑撰、王文錦等點校:《通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8年,第3589頁。
 
26.[漢]班固著、[清]陳立疏證:《白虎通疏證》卷三,北京:中華書局,1994年,第101頁。
 
27.[戰國]呂不韋著、陳奇猷校釋:《呂氏年齡新校釋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02年,第288頁。
 
28.[南朝宋]范曄:《后漢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65年版,1973年印,第1205頁。
 
29.聶文郁:《元結詩解》,西安:陜西國民出書社,1984年,第64頁。
 
30.[魏]王肅:《孔子家語》,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,第5卷,第17頁。
 
31.《莊子·大批師》疏:“顓頊亦曰玄帝。年十二而冠,十五佐少昊,二十即位。采羽山之銅為鼎,能召四海之神,有靈異。年九十七崩,得道,為南方之帝。”
 
32.見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注。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59年,第13頁。
 
33.方詩銘、王修齡:《古本包養網站竹書紀年輯證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81年,第192頁。
 
34.上海師范年夜學古籍收拾組校點:《國語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78年,第104頁。
 
35.顧頡剛、劉起釪:《尚書校釋譯論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05年,第7頁。
 
35.[戰國]莊周著、[晉]郭象注、[唐]成玄英疏:《覆宋本莊子注疏》第三卷,內篇《大批師》第六,第35頁。
 
37.[清]王聘珍撰、王文錦點校:《年夜戴禮記解詁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3年,第126頁。
 
38.楊賽:《舜的禮樂文明》,《交響—西安音樂學院學報》2020年第2期。學習強國全文轉載。
 
39.[宋]歐陽修、宋祁撰:《新唐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版,第3186頁。
 
40.[宋]歐陽修、宋祁撰:《新唐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版,第3186頁。
 
41.楊賽:《論秦樂》,《音樂藝術—上海音樂學院學報》2013年第4期。部門轉載《高級學校理科學術文摘》2014年第9期,全文轉載《舞臺藝術》國民年夜學復印中間2014年第3期。
 
42.姜亮夫:《說高陽》,原載《社會科學戰線》1979年第3期。支出《姜亮夫文集》第8卷《楚辭學論文集》,昆明:云南國民出書社,2002年,第91-99頁。
 
43.[清]王聘珍撰、王文錦點校:《年夜戴禮記解詁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3年,第127-128頁。
 
44.[宋]包養俱樂部鄭樵:《通志》,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,第26卷,第4489頁。
 
45.[宋]歐陽修、宋祁撰:《新唐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版,第3186頁。
 
46.[宋]鄭樵:《通志》,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,第26卷,第4489頁。
 
47.[宋]鄭樵:《通志》,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包養站長,第26卷,第4493頁。
 
48.[宋]鄭樵:《通志》,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,第26卷,第4493頁。
 
49.[宋]鄭樵:《通志》,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,第26卷,第4513頁。
 
女大生包養俱樂部50.[漢]賈誼《新書·修政語》,見賈誼著、閻正義、鐘夏校注:《新書校注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00年,第360頁。
 
51.[漢]賈誼《新書·修政語》,見賈誼著、閻正義、鐘夏校注:《新書校注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00年,第360頁。
 
52.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包養網ppt1959年,第13頁。
 
53.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59年,第14頁。
 
54.[清]阮元刻:《十三經注疏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0年,第678頁。
 
55.[漢]班固:《漢書》,北京:中華書包養違法局,1962年,第1038頁。
 
56.[唐]杜佑撰、王文錦等點校:《通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8年,第3589頁。
 
57.[漢]司馬遷:《史記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59年,第13頁。
 
58.[漢]班固著、[清]陳立疏證:《白虎通疏證》卷三,北京:中華書局,1994年,第102頁。
 
59.[戰國]呂不韋著、陳奇猷校釋:《呂氏年齡新校釋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2002年,第包養一個月價錢288-289頁。
 
60.[梁]沈約:《宋書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74年,第761頁。
 
61.聶包養犯法嗎文郁:《元結包養留言板詩解》,西安:陜西國民出書社,1984年,第66頁。
 
62.[魏]王肅:《孔子家語》,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,第5卷,第27頁。
 
63.方詩銘、王修齡:《古本竹書紀年輯證》,嚳在位有63、70、75年三種記載,上海:上海古籍出書社,1981年,第193頁。
 
64.[漢]應劭纂,[清]張澍編補注:《風俗通姓氏篇》,清道光元年武威張氏刻本,卷下,第117頁。
 
65.蕭艾:《帝嚳考》(遺作),張寅彭:《文衡》,上海:上海年夜學出書包養價格ptt社,2012年,第339-342頁。

 

 

 

作者簡介:

 

楊賽(1976-),男,博士,上海音樂學院副研討員,曾為復旦年夜學中文系博士后,比利時根特年夜學藝術哲學學院博士后,上海音樂學院藝術學博士后。

 

 

責任編輯:近復